完成改造老旧小区754个、背街小巷154条;“智慧社保”指尖可办,“七星驿站”功能迭新;推进“一社区一品牌”建设,强化社区治理……一幅兼具人文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新图景正在端州徐徐展开。

  近年来,端州区以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和绣花功夫治理智慧,实施城市治理行动,持续提升韧性和智慧水平,通过可操作、能见效的城市精细管理提升路径,创新理念模式,提升治理效能,让城市更加智慧、更有韧性。

 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,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。

 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,中心城区往往面临着公共资源失衡、功能碎片化、管理低效等问题。近年来,端州区深入贯彻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坚持循序渐进、量力而行,加强系统谋划,统筹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建设,不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  为发展开路,端州印发实施“古端州·新活力”三年行动方案,实施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,聚力打通城市“主动脉”、畅通“微循环”,高质量完成端州七、八路等城区主干道升级改造,建成东进大道等市域交通干道。城轨连通兄弟城市,高速通达城市内外,大桥连接一河两岸。随着火车站综合体、大冲交通枢纽、阅江大桥、肇庆大桥扩建等项目投入使用,端州“内优外联”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,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。

  闲置用地变身小花园、墙面道路整洁明亮,“面子”更好看;下楼有电梯、出门有菜市场、幼儿园,“里子”更完善……老旧小区改造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一头连着城市发展,是提升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。

  端州制定出台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方案,推进建筑、路面、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居民住宅全面升级,累计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754个、背街小巷154条。实施老旧楼房适老化改造工程,已累计安装扶手381条、共13.4千米,惠及居民1.45万人。一体化推进雨污管网升级改造和易涝点治理,累计实施雨污管网新建、修复及改造完善约11000米,消除易涝点39个,不断提高城区排涝能力。截至今年8月,推进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升级16.31千米,覆盖16个小区,惠及4876户。

  端州城区现有社区63个,住宅小区约550个,社区管理中普遍存在业委会成立及运行争议多、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、小区物业失管等,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挑战。

  近年来,端州区紧扣“党建引领”这个切入点,抓牢“基层治理”这个关键点,聚焦“服务群众”这个落脚点,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“1+3”社区治理体系,“1”即建强社区党组织,强化党建引领;“3”即常态化实施“邻里先锋”“砚都党员志愿服务超市”“百件暖民心党建实事”等3项党建惠民工程,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自机制建立以来,端州建成小区(网格)党支部228个,党支部在社区纠纷调解、电梯加装、自我管理等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立足不同社区、不同情况,端州推进“一社区一品牌”建设,形成多元治理格局。

  比如,星湖社区地处商业中心,商住密度大,人流密集,利益诉求多元,辖区社会活动单位多元化特征明显。星湖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,在“星湖红”党员联合会和志愿者协会两个组织的带动下,推动青莲村、星湖商圈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、湖滨派出所、星湖景区五个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,探索构建起了以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“一核两会五主体”治理格局,打造“星湖同舟”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品牌,为群众提供护苗、养老、扶弱、心理和法律等五类服务,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。

  岩前社区试点开展“城市大管家”项目,激发社区内生活力;信安社区创新采用“阵地换服务”“场地换租金”等模式,引入中医诊疗、少儿托管等服务项目;宝月社区推进构建社区“微改造”、组织联建、党员联育、活动联办、资源联用、帮扶联做的“全龄友好型”社区。

  如今,肇庆市端州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创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,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,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、精准化、高效化。该平台具备综合性和集成性,打破住建、城管、公安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,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互通。平台引入先进的AI算法,帮助实时监测城市的各个角落,对占道经营、违章建筑等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,真正实现“一键响应”,大大提高问题处置的效率。

  同时,平台集成气象、水文、地质等多方面的数据,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,能够准确预测降雨、洪水、干旱等灾害的发生时间、地点和强度,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,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,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,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
  社区是人民与城市连接的基础单元,社区生活体验也将影响人在城市中的居住体验。在星湖社区联动中心大屏幕,可见到社区主要街道、小区外围路段的实时画面。工作人员介绍:“中心物联监控系统接入小区物业、公安等摄像监控数据,打破了数据壁垒,实现信息互联互通,联动各职能部门解决卫生脏乱、车辆乱停放、防水防火防灾等问题。”

  当前,星湖社区朝着“基础设施现代化、政务服务标准化、公共服务集成化、社区服务便利化”的目标,推进智慧社区建设,社区16个物业小区全部实现快递智能化管理、入户认证、视频监控、安防巡视、安全预警等功能服务。

  走进肇庆市端州区岩前社区,七星湖坐落其中,青山绿植相映成趣,市民游客或沿湖漫步吸氧,或在兼具现代感与自然韵味的亲水平台休憩赏景。

  美景背后,保利物业发挥起“大管家”作用,保安队伍每日开展巡逻工作,为群众排忧解难;微笑服务队引导市民规范停车,提供接驳车服务;保洁员在各个角落坚守职责,及时清理地面垃圾。

  这就是端州区创新推行的“大物业+大管家”社区治理模式。近日,该模式成功入选广东省委改革办向全省推介的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,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及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领域的标杆。

  岩前社区面积约0.53平方公里,毗邻5A级景区星湖旅游景区,是全市人气最旺的社区之一。但随着人流增多,综合秩序维护、环卫保洁、绿化管养等治理压力与日俱增,不同职能部门条块分割导致的效率短板也逐渐显现。

  2024年7月,端州区选取具有运营前置条件的岩前社区作为试点,把片区公共空间整体作为一个“大物业项目”,打包整合环卫保洁、绿化管养、秩序治理等多项城市管理及文旅运营服务,公开招标引入具备较强专业性和市场运营实力的保利物业,提供物业管理、产业导入、资源开发等全域服务治理。

  比如,新购置配备一批观光车,根据客流量时间分布和密集程度,科学安排发车频次和停车候客点位,更好满足商家和游客摆渡接驳需求,日均乘客量由去年同期220人次提升至592人次。

  社区还整合盘活岩前片区停车场、摆渡车、户外广告等资源,交由保利物业统筹运营,实现经营迭代升级。以运营收入中超出保底部分的50%作为服务费奖励,激励企业降本增效,提升服务质量。保利物业对端州城区城市公园进行升级改造,打造成宝月儿童公园,并以公园运营收入反哺物业管理运营,既增加留住城市记忆的休闲打卡之地,又实现社区环境品质提升。

  该模式还建立有监管与退出机制,对第三方物业服务公司保利物业采取“月度考核+年度考核”办法,以“统筹部门+业务部门”的检查模式,重点考核安全事故、服务质量、运营收入等内容,出现服务质量不达标、考核不过关时启动退出程序,推动形成有进有出、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格局。

  “以前反映问题,总要等好几天才有回应,现在有了‘星火连’,很多小事当天就能解决。”岩前社区居民介绍,这一变化源于端州区构建的“星火站—星火连—星火哨”党建引领治理机制。通过组织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活动联办、实事共做、要事共商,推动保利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邻共建、与社区邻里先锋驿站等党建阵地融合。

  社区搭建“星火站”党建共建阵地,组建以“保利物业+社区居民小组+专业人员+党员志愿”为主体的“星火连”队伍,设置3个“星火哨”,实行党员带头的精细化网格服务管理,每日巡查网格形成民生“微事清单”“难点清单”,并会同街道和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实现网格内事项网格内解决。保利物业进驻以来,已累计解决民生微事清单23项,得到商家和居民广泛好评。

  此外,社区强化保利物业“大管家”角色,搭建议事协商平台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调动街道社区、相关职能部门、岩前文旅公司、商家代表和居民群众等主体,共同研究制定商户经营行业规范、修订岩前社区居民公约,参与社区管理、调解事务、建言献策,形成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格局。目前,已协商解决综合执法、环境整治、应急处置等事项121项。

  该模式深入挖掘岩前社区闲置资源和发展潜力,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,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发挥保利物业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,加快打造特色民宿,推动岩前民宿产业特色化品质化规模化发展。推进停车场、原点广场、倚岩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环境、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。
最热网址